第一期
淅河农技服务中心 2025年2月21日
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预报
油菜菌核病是影响我镇油菜生产的重要病害,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。当前油菜大面积正进入蕾苔期,田间已见油菜菌核病子囊盘萌发,明显早于上年。由于油菜花期长,花期遇雨概率高,若花期遇雨将非常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。为切实抓好油菜花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,确保油菜稳产丰收,各村务必高度重视,加强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。
一、发生趋势
根据田间菌源量、油菜长势、气候条件、主栽品种抗性和历史发生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,预计今年我镇油菜菌核病中等程度(3 级)流行,部分长势好、肥力足的旱地连作田偏重(4 级)发生。冬春季气温偏高、降水偏少,有利于蚜虫的发生危害,当前百株蚜虫量30-450 头,高于常年同期。
二、主要依据
1.菌源广泛。菌核病是我镇油菜上的主要病害,近年来均呈中等至偏重发生,上年菌源广泛,茎病株率5-60%,平均 20.69%,连作旱地油菜茎病株率平均40.25%,田间菌源量大;2 月 18 日调查,淅河镇余家畈村田间每平方米查见子囊盘 0.1 个,子囊盘萌发期较上年早 10 天以上,随着气温回升,田间子囊盘还将进一步萌发。
2.品种抗性。 我镇主栽油菜品种以双低高产甘蓝型为主,大都不抗菌核病;加之直播面积大,田间植株密度高,中后期通风透光差,有利于菌核病扩展蔓延。
3.气候因素。油菜苗期温度骤降,早播油菜受冻严重,植株抗病能力弱。冬春气温偏高,有利于子囊盘萌发,阶段性波动大,造成冻害,易导致菌核病直接侵茎危害。若花期遇雨,将有利于病害的侵染流行。预计 3 月中旬大部进入花期,易感病生育期(花期)与子囊盘萌发高峰期吻合度高。
三、防治方法
1.防治时间。 油菜开花始盛期和盛花期两次用药预防。
2.防治措施。①农业措施:加强田间管理。开好“三沟”,及时排除田间渍水,降低田间湿度,提高油菜根系活力,增强植株抗性。摘除油菜中、下部病叶老叶,并带出田外深埋,增强通风透光,降低田间湿度,改善田间小气候。科学选用芸苔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,增强植株抗逆性。②化学措施:始盛期可用盾壳霉、木霉菌或地衣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,重点保护油菜茎基部;盛花期亩用 25%咪鲜胺 40-50 克、50%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30-50 克或 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 克或 40%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100 克或氟唑菌酰羟胺等阻断花瓣接触侵染。用药时可添加具有增效作用的速效硼、新美洲星和磷酸二氢钾等,达到“一促四防”的效果。并注意做好蚜虫的达标兼治,当角果期田间有蚜枝率达 10%以上时,可用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、噻虫嗪、溴氰菊酯等喷雾防治。油菜花期停用吡虫啉、噻虫嗪等新烟碱类药剂,减少对蜜蜂的影响。注意轮换用药,避免产生抗性。
充分利用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,以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,实现农药减量增效。